第86章(1/2)
天才一秒记住【藏着看】地址:http://www.cangzhekan.org
但现在,挖渠清淤这种事先不用提了,在农闲时干活的人里头多了一些健妇。显然是家里的男人被征调走了没回来,只能让女人带着半大的孩子顶上。
李世民心情有些沉重,不由陷入了迷思。
他不明白,如果说秦朝时还没有农民起义的经验,可现在已经有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在前,为什么他们这位陛下登基以来滥用民力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,说句难听话,就像是不想过了,吃光用光拉倒的样子。
仅仅在如今的大业五年,他已经营造了东都,造龙舟楼船数万以幸江都,多次出游均建离宫。开掘长堑,连通运河,调动兵士役夫三百万人,修长城又用百十万人。
这些都是好事,可是急什么呢,他又不是明年就要死掉了。
他更不明白杨广将来要做的事情。杨广就算只挂个名,但怎么说也是亲自参与过战争的人,并非全然不懂的门外汉,所以为什么将来征辽的事情会办得这么急?
一年就要打造三百条大船,动用几十万人运送粮草军备,以致好好的太平年景从现在这样的衰颓之像走向彻底灭亡,连东都洛阳附近都有人造反。
又不是他在书上看过的另一个明朝的天子,那个叫门天子生于深宫,长于妇人之手,对于军事八成真的不懂,弄什么御驾亲征,急调的军队连衣服都不齐整,没出京城多远就有了缺粮的危机。
粮草军备先行都不懂,纯纯的蠢货。
杨广跟那个人不一样,他显然是懂的,次年征辽,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了,只是准备得太急。仗还没打,都已经催生出造反的人来了。
李世民不由想起那首他在后世看到,此时还没有被逼出来的反歌。
“长白山前知世郎,纯着红罗锦背裆。长矟侵天半,轮刀耀日光。上山吃獐鹿,下山吃牛羊。忽闻官军至,提刀向前荡。譬如辽东死,斩头何所伤。”
一征高句丽还没发兵接战呢,人们已经为了“无向辽东浪死”而奋起反抗了。
天子明明是个很聪明的人,李世民找了很多关于他的评论,不说那些调侃或翻案的,很多人也认为他早期的改革有想法也有针对性,跟那种糊涂的昏君不是一回事。
李世民想,天子大概不是不懂军事,也不是不懂治国,他只是不在乎死人罢了。
那些死于道路的役夫,那些将要填了辽东大泽的白骨,那些间接饥馁而死的妇孺老弱,他都知道,他只是不在乎而已。
那么我呢,李世民在马上认真地摸着心口询问自己,我在乎吗?
或者说,我仅仅是因为比广大帝多懂一点,看到了更多的历史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